.:. 草榴社區 » 技術討論區 » [BBC 2024-4-17]台湾死刑存废之争 这一次可能通过释宪尘埃落定
本頁主題: [BBC 2024-4-17]台湾死刑存废之争 这一次可能通过释宪尘埃落定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
教-授


級別:風雲使者 ( 13 )
發帖:50752
威望:5659 點
金錢:10245 USD
貢獻:18000 點
註冊:2016-10-25

[BBC 2024-4-17]台湾死刑存废之争 这一次可能通过释宪尘埃落定

台湾死刑是否违背《中华民国宪法》?这个问题将在下周4月23日由台湾大法官组成的“宪法法庭”展开辩论,最快将在今年7月底做出宣示。

这是台湾最高司法机关首次针对死刑存废展开司法辩论,预料结果将同前几年台湾同婚释宪相似,成为台湾司法制度变迁的重要一页。

废除死刑与否,20多年来在台湾一直是高度敏感且争议的话题,被认为是历届总统施政的一大难题。台湾多次民调显示出台湾主流民意反对“废死”,但国际与当地人权团体倡议“废死”的活动一直未曾停歇。此外,欧盟(EU)也多次公开批评台湾死刑的判决及执行,呼吁台湾废除并停止执行死刑,同时表示死刑存在是考量欧盟是否继续提供台湾“免签入境”的关键条件之一。

在台湾长期推动废死倡议的“推动废除死刑联盟”(废死联盟)执行长林欣怡向BBC中文说,用释宪的方式来处理,她乐见其成。

林女士解释称,过去几十年来,大法官曾数次拒绝受理死刑犯提出的释宪案。但现在台湾对于人权的要求越来越严谨,加上联合国“两公约”的要求以及台湾人权保障逐渐完备,她认为这些条件都显示出,台湾宪法法庭在重要的人权议题上做出了“进步的价值判断,诸如同性婚姻合法化、通奸除罪化等等”。

台湾已4年未执行死刑,但在宪法法庭开启这次讨论前夕,台湾法务部4月16日发布七点声明,表示反对废除死刑制度,称该制度由立法、行政形成共识,而非大法官所属的司法权决定。

该声明强调,死刑议题具有高度争议性,在台湾社会尚未有共识情形下,大法官若在此刻宣告死刑制度违宪,可能引发激烈社会对立及冲突,呼吁宪法法庭应将解释“后果评估”纳入考量。

​废死联盟则认为,“民意”其实会随时变动,并且立法权及行政权时常考量选票,社会压力或政党利益,所以死刑存废交由“不需要考量选票,且任期固定的大法官解释宪法,是最适当的”。

今年初,总统蔡英文受访时强调台湾目前并未废除死刑:“目前的死刑犯都仍在释宪的法律程序中,相关议题也显示预防犯罪是民众心中最大期待。”有分析称,此刻大法官释宪,无论结果如何,或能协助未来执政的赖清德政府在此议题上“扫雷”,在法律上给予明确的指示。

谁提出释宪案?何时判决?

此次宪法法庭是针对台湾37名待决死囚,以及由人权团体及律师代表提出的申请。言词辩论聚焦死刑是否违宪、若合宪须要有何等配套措施等问题,宪法解释申请向台湾司法院提出。台湾宪法法庭最快将于2024年7月底做出判决。

4月23日台湾宪法法庭针对死刑言词开始辩论,3个月内必须宣示结果。但必要时可延长2个月。所以,12名大法官最慢须在5个月内做出判定。

释宪结果有何影响?

宪法法庭若判决死刑违宪,可能使得目前在押的死囚获得重新审理案件的机会,甚至解除死刑犯身份。

但也有分析称,即使此次大法官最后判决并未直接宣告死刑违宪,但也有可能会要求死刑判决的程序上提供更多配套措施。因此,判决结果可能会有给若干在押的死刑犯能获得重新审理案件的机会。

此外,这次释宪案由12名大法官评议,因此也有分析认为若最后是以6:6赞成反对人数各相同的裁决结果,身为大法官主席的司法院长,或是此案的主笔大法官可能会再次召开大法官评议审查,希望取得多数判决。

司法院一位官员告诉台湾风传媒,就此重大议题,原则上希望评议结果是以“绝对多数”为结果,例如一致通过,或是10比2的压倒性比数,而非7比5的脆弱多数。

林欣怡女士向BBC表示,此次释宪结果不管如何,对大法官、对民间团体、对政府及立法院都不容易,也有相对应的工作要做:“我觉得就是希望各个角色都将自己的工作做好,不要再来死刑来当作遮羞布——亦即用死刑或执行死刑去遮盖了该做的法治工作……只要有死刑,民众在情绪上面可能会很开心,但也可能会忘记该要问责的事情。直到下一次犯罪、下一次执行,真正的问题都没有被解决。”

台湾还有多少死刑犯?他们是谁?

根据公开资料,台湾目共有37名死囚,年龄最高的王信福今年72岁,并有一名女死囚林于如是近30年来全台第一名女死刑犯。死囚多半牵涉蓄意强盗或绑架杀人,或谋杀直系血亲等重大刑案。

根据废死联盟2023年的报告,死刑犯中,犯案时平均年纪为30.7岁,最年轻为19岁犯案,判刑关押时间则为9至35年。近3成死刑犯现在为60岁以上年长者、超过半数的死囚第一次入监就判死刑。死囚多数只有国中学历或高中肄业,仅1位大学毕业者。

民众赞不赞成死刑?

根据台湾行政院“国家发展委员”2016年4月公布的3000多人电话调查结果显示,有近60%的台湾受访者表示,在考虑各国情况和环境后,是否废除死刑应该视情况而定。然而,近88%的受访者不支持废除死刑,主要理由是担心废除死刑会导致治安恶化。但有不到5%的受访者赞成废除死刑,主要理由是死刑无法有效遏止犯罪,并且违反人权,政府无权剥夺生命。

在与治安相关的问题上,有82%的受访者相信死刑能吓阻犯罪,维护社会治安;约1.1%的受访者则认为死刑对吓阻犯罪无效,无法改善治安问题。如果将死刑改为“终身监禁,不得假释”,近69%的受访者仍不同意废除死刑,约25%的受访者表示同意废除死刑。

台湾历届总统下的死刑

2000年台湾首次政党轮替,陈水扁上任后提倡废除死刑,试图以废除绝对死刑、减少死刑判决等政策逐步实现目的。2005年12月26日,时任法务部部长施茂林下令在于高雄监狱枪决两名死刑犯。但在陈水扁执政后期,也就是2006-2009年有四年的时间台湾是停止死刑执行。

2008年,国民党籍总统马英九上台,担任总统8年期间,时任法务部长王清峰公开公开反对执行死刑,引发政坛风暴。2010年王清峰公开表示,宁愿去职也不会签署死刑:“死刑的存在,不但没有遏阻犯罪的作用,反而有使人民残忍化的不良后果。当我们的经贸拥抱全世界的同时,希望在死刑的议题上,也可以跟得上时代潮流。让宽容的力量大于复仇的怨恨”。

但王清峰的说法引发了马政府内的政治风暴以及庞大的舆论压力。王清峰辞去部长,接任的曾勇夫和罗莹雪两位部长,则在数年内下令执行了33起死刑案件。

现任总统蔡英文自2016年起执政后,台湾至今只执行了2次死刑。而这两位死刑犯都不愿接受人权团体的协助,提起法律救济或宪法解释。蔡总统执政8年,台湾最高法院也多年没有死刑定谳(定罪)的判决。

今年五月将就任台湾总统的赖清德,在去年12月总统候选人辩论会上表示,台湾目前并未废除死刑,而废除死刑的讨论不仅在台湾,也在国际上广泛进行。然而,无论在任何地方,废除死刑都需要社会高度的共识。有评论称,此次审理死刑释宪案的10多名大法官都是蔡英文任内提名,可望借着宪法解释,扫除死刑在台湾的法律争议,为赖政府“扫雷”。

反废死的声音说了什么?

台湾舆论针对死刑议题辩论一向很激烈,许多媒体亦针对刑案以耸动及强烈煽动性的报导方式讨论死刑。许多刑案受害者家属也经常表达要求政府尽速执行死刑。

譬如台湾艺人白冰冰,1990年代女儿遭绑架并杀害后,她成为推动死刑执行者之一。今年白女士又向台湾政府高呼尽速执行死刑才符合公平正义:“这些死刑犯如果没死,那些被人分尸的父母就要继续赚钱缴税金,养那些废人养到死,不对的……如果你们支持废死的话,我觉得你们是踏在被分尸的、被无辜杀害的这些人的血迹和尸体上面。”

台湾过去许多政治人物及团体表达反对废除死刑的声音,声量颇大,包含国民党籍、警界出身的新北市长侯友宜便公开反对废死。民众党柯文哲则曾公开表示称,“不论大陆还是台湾,死刑都有文化基础,是我们很特殊的文化,但要面对世界压力怎么办?我目前想出的折衷方案是不执行死刑,就终身监禁。”

联合国两公约为何影响台湾死刑制度?

根据台湾政府的“国家人权协会”公开资料,联合国的《公民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》(ICCPR)及《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》(ICESER)是将《世界人权宣言》(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)之内容条约化,也是最具纲领性与核心地位的两个国际人权公约。《公民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》第六条中提及,“缔约国不得援引本条,而延缓或阻止死刑之废除。”

台湾1967年尚未退出联合国前已经签署上述两公约,但批准程序一直未完成。2009年,台湾前总统马英九执政时期,立法院三读通过了“两公约”,明定其具国内法效力。但是,死刑存废却一直在台湾没有定论,也是历届总统的烫手山竽。马英九近年来也公开表示,签署“两公约”不等同台湾需废除死刑制度。

死刑判决的争议案例

过去台湾有若干死刑判决及执行,并牵涉使用不人道的刑求,人权团体据此表示,台湾许多死刑判决及执行多半具有严重法律瑕疵,在没有相关配套措施以及人权价值下,执行死刑与改善台湾治安无关。

譬如,1996年,台湾服役军人江国庆被指为军营营区一宗女童性侵凶杀案凶手,在一年内遭枪决。但在台湾监察院后来的调查报告指出,江国庆的“自白书”是由台湾国防部“反情报总队”以连续37小时的严酷身体刑求逼供取得,而重新翻案后,找出凶手另有他人,江国庆案件被认为是1987年台湾解除戒严之后,首宗被台湾政府确认的“冤狱错杀案”。台湾政府后来需补偿江国庆家人台币1亿318万新台币,并对时任空军作战部司令,台湾前国防部长陈肇敏及多名涉入此案的军方人员索偿。

台湾人权工作者张娟芬则针对目前的台湾关押的37名死囚案件调查发现,37人涉及的67件死刑判决中,有31项的“重要证物”(譬如没有找到凶器,或尸体),还有25项的重要证物没有调查,(譬如凶器没有拿去鉴定)等等。张女士说,死刑是对犯人最严厉的法律惩罚,在办案品质上应该有最严格的管控,但多半以“自白”作为判处死刑证据,无法令她信服。

          随手一赞,手留余香

赞(25)
DMCA / ABUSE REPORT | TOP Posted: 04-18 08:32 發表評論
.:. 草榴社區 » 技術討論區

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
用時 0.01(s) x3, 12-23 14:24